海綿城市,就是城市像一塊大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建設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隨著城市發展理念的升級,海綿城市已經成為國內外重要的城市建設方式。
用透水混凝土收集雨水
廣場硬鋪裝地面,鋪設的是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磚。下雨時,雨水能透過混凝土和磚的縫隙滲入地下,一部分經滲透渠自然滲入成為地下水,一部分經埋設在地下、縱橫交錯的雨水收集系統收集。其中,北入口廣場收集的雨水匯入到園博園北區的杉杉濕地景區,經水泵提升至荊山頂后,順坡自然流淌,匯入南區容量10萬立方米的人工湖楚水。南入口廣場的雨水經透水盲管收集后,直接匯入楚水。需要澆灌花草樹木時,再通過水泵從楚水取水。
“雨水花園”凈化雨水
這個建筑建有6個容量各200噸的棄流池,以及12個大大小小的雨水花園。這些棄流池和雨水花園,專門用來收集和凈化雨水。下雨時,地表徑流通過遍布園區的生態草溝,有的被收集到棄流池,經初步沉淀、過濾后,匯入楚水;有的被雨水花園收集貯存起來,通過濕地植物凈化后,用來澆灌花木。
屋頂雨水也能收集利用
屋頂雨水怎么利用收集?下雨時,一部分雨水被屋頂花草樹木吸收、滯留,一部分經排水管網排走,還有一部分經埋設在屋頂和墻體的管道,流入地下多個專門收集雨水的PP模塊。這些雨水收集模塊集雨水過濾、凈化、貯存功能于一體。等干旱缺水時,可為附近的花草樹木提供“解渴”近水。
雨水澆花木年省150萬
占地213公頃的廣場,面積超過200個標準足球場,其中綠化面積達176公頃。園內共種植苗木4.8萬株,草坪36.5公頃。最“渴”時,這些花草樹木每天需要“喝水”約2600噸,其水源主要取自楚水。楚水雖然主要引自銀湖水,但必須保持一定水位體現景觀效果,其每天澆灌花草樹木消耗的部分,主要靠收集雨水進行補充。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雨水收集在海綿城市中利用的相關資訊!希望您能喜歡!
相關文章
- 淺談海綿城市透水地坪2021-03-07
- 雨水收集器如何解決初期雨水棄流的問題2021-03-07
- 雨水收集系統設備處理裝置2021-03-07
- 雨水收集器蓄水和后端處理問題2021-03-07
- 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2021-03-07
- 海綿城市建設:屋頂綠化解決方案2021-03-07
- 雨水養花的雨水如何巧妙收集2021-03-07
- 雨水收集利用的分類2021-03-06
- 雨水收集利用的作用2021-03-06
- 虹吸排水處理系統的施工工藝2021-03-06